大清攻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月1日起,正式施行事关工资房子车子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正五品官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2101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康熙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五日(秋)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湖PK信息播报:

继今年6月向外开放第一批石油合作开发的9个区块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日前又对外公布了 2012年第二批在南海可供外国公司进行合作的26个石油区块,中国开采南海石油资源的脚步显著提速。但观察发现,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块基本上环绕在北部湾周围,距离“九段线”的边缘还很远。这也说明,中国对于总量为550亿吨的南海石油资源的开发依然保持着比较谨慎的姿态。

涡阳县
但与中国相反,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南海五国进军南海石油资源的脚步却十分迅猛。资料显示,南海五国目前在南海海域的钻探油井达1380口,年石油产量约6000万吨,产值超过2000多亿美元。更有甚者,为五国圈定的油气区块不少都深入到中国的“九段线”以内。如越南在南海划定的185个油气区块,很大一部分区块属于中国的西沙、南沙海域,马来西亚的石油开发范围深入到中国传统疆界线以内20公里,菲律宾礼乐滩海域的油气公开招标区块几乎全部进入中国传统海疆线以内。在南沙每年高达6000万吨的油气产量中,南海五国在“九段线”内开发的油气资源就达3000万吨。

在处理与南海周边国家的油气资源开发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秉持着“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但从现在来看,这一原则已经基本上被南海诸国所异化。一方面,由于南海诸国长期以武力抢占南沙岛礁并已常年驻军或布建相关设施,而中国在一个又一个岛屿被占领时,并没有采取激烈的应对措施,海域划界问题亦未能及时解决,因此,“主权属我”对于中国而言仅仅具有自我认知的法律意义;另一方面,在处理南海主权纠纷问题上,中国曾试图借助东盟“10+1”机制实施“连横”策略,然而,由于美国的介入和搅局,中国的“连横”策略已难以为继。目前,除了菲律宾允许美国在克拉克基地常年驻军并邀请美国在金莱湾等重要军事基地部署反潜机之外,越南也正在就向美国开放金兰湾与美方进行密集的谈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希望“搁置争议”已经很难。

在“主权属我,搁置争议”遭遇边缘化的态势下,“共同开发”的原则自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并且时至今日没有收到任何成效。早在2003年年底,中海油就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共同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意向书,后来越南国家石油公司也加入其中。然而,由于后来菲律宾单方面与英国公司达成协议,并大肆在礼乐滩附近海域开展油气勘探活动,中菲越三国首次缔结的油气合作开发协议无疾而终,而且自此人们再也没有看到中国与南海诸国之间任何合作行为的展开。

事实上,由于美国等国的介入和渗透,南海油气的争端已经在无形之中上升到国际化的高度。在多元力量搅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时局之下,选择“武攻”方式的结果可能是双输甚至多输,因此,中国政府解决和南海诸国的油气资源争端仍然律师需要“智取”。

除了继续争取与南海诸国在有争议的地区“共同开发”油气资源的原则之外,自我独立开发应当成为中国的主要方向。由于有“海洋石油981”的重要支撑,中国开发南海石油的技术瓶颈已经被打破,但目前“海洋石油981”仍在中国近海作业,必要时可以向有争议的区块推进,并展开实质性的勘探和开发。另外,据专家估计,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深水工程基本设计能力,同年可以在南海实现可燃冰资源的试开采,2020胃肠炎年我国将形成深水工程作业船队和涵盖地下、水下、水面的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技术体系,中国独立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能力将愈加彰显。

由于美国“重返亚白夜行洲”的脚步异常坚定,中国希望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放下身段或者引而不发已经没有可能,但中国也不缺乏与美国周旋甚至抗衡的牌。除了中国有意识地加大与美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南海石油资源的力度与频率以强化与美国的“利益捆绑”机制之外,中国还可以在外围上“合纵”俄罗斯来制衡美国。分析发现,普京执掌新一届总统帅印期间,其最大的政治抱负就是重新整合欧亚大陆上的政治力量,一定程度恢复到苏联时期的政治规模。如果中国能够通过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影响的上合组织协助普京更有效地推进欧亚大陆的整合,俄罗斯定会成为与中国合力阻击美国干预南海之手的中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清攻略  

GMT+8, 2025-7-7 03:28 , Processed in 0.383099 second(s), 5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